学生乐园

首页> 学生乐园  >  一家之言 > 正文

不忘教师初心,严守师德红线

发布时间:2019-07-25 08:28:03 作者:周严 来源:青少年法治教育 浏览次数:

2009年的一个冬日,他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这一举动震惊了海内外。他深知,要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因此,必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回国后,他带领学生和科技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而后,他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只有五十八岁。他去世后,四海同仁扼腕叹,满园桃李呜咽鸣。

他是黄大年。他作别康桥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他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就能成才。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乡村教师奇缺,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离开家乡,只身来到海拔近千米并且道路不通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三十几年来,她坚守着这座小小的讲台,教育了大山深处一个又一个孩子。她说,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泥洋山深处,一人,一驴,七个小时踽踽独行。她穿过荒无人烟的密林,踏过蜿蜒曲折的溪流,走过满是泥泞的小路,只为将孩子们上课时要用的课本和铅笔从山下送到教学点。坚守才有希望,这句话她总是挂在嘴边。

她是支月英。她将三十几年的时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这所学校。


2002年,她放弃在拉萨市的工作,主动申请回到墨脱县帮辛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始终如一的是她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身影。她认为,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可以“忠于初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育好每一棵树苗,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学到知识、丰富头脑,做个勇敢真实的人,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

帮辛乡那时还没有通公路,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马行道”,一到雨季就变得泥泞不堪,而下面便是悬崖和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她往返在这条道路上护送学生安全回家,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她还将200多名学生送到家乡外继续学习,乡亲们都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她是格桑德吉。她用自己的一点光,点亮了无数孩子的人生希望。


无数个关于教师的动人故事还在续写,汇成天空中的璀璨星光。虽然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个别师德沦丧者,但这些个例并不能抹杀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光辉。剔除蛀虫、深刻反思,是为了让这个光荣的称号更加响亮。


1. 不忘教师初心,师德应是教师的“必备品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教师应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提高认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好“师德”这门“必修课”。

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中指出,我国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并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

从源头上来说,严把教师的选拔关尤为重要。如果一名教师不具备爱心、耐心等基本素质,而仅仅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他就应该直接被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另外,从机制上来说,一方面要为教师减负、减压;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借助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检查、指导教师自我调节等方式,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2. 严守师德红线,“零容忍”更应体现在制度上

正人先正己,为师先为人。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并划出了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建立问责机制。

学校在选拔任用教师时,在道德把关上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建好、用好“师德师风档案”。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将“师德师风档案”制度作为一项终身制度,在档案中详细记录教师任职前后有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教师的师德年度考核情况应与教师评价“形影不离”。对师德沦丧者要一票否决,将其清除出教师队伍,不能抱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侥幸心理,否则最终可能会令学生受害,让学校蒙羞。学校应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让师德教育工作富有活力和吸引力,还应制订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不定期对师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使师德教育工作常态化、具体化。通过一系列举措,发挥好师德师风的“传帮带”作用,让师德师风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开出绚烂的温暖之花。


师者德为先。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能力,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希望广大教师能自觉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让校园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为人师者更应慎微、慎独,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严谨笃学、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本文刊载于《青少年法治教育》2018年第九期·总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