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 正文

以法治守护生活安宁

发布时间:2020-01-07 08:59:14 作者:周珊珊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7日 05 版) 浏览次数:

近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人格权编草案,将隐私的定义完善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这意味着,“私人生活安宁”成为隐私权的重要内涵。“安宁权”被纳入民法典,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从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摹熟人社会图景,睦邻友好的安宁秩序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图景。在互联网时代,私人生活的边界不断拓宽,除了线下的现实生活,更涵盖线上的虚拟社区。反过来说,私人疆域越来越宽,也意味着安宁被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尤其在网络空间中,私信评论里的垃圾广告、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伴随着个人信息的泄露;垃圾短信难以退订、骚扰电话频频响起,无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某种程度上说,线上的侵权行为可能会比实体的“不可量物侵害”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同时也更难追责。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法律对此做出规定,正是对不良现象给出的有力回应。

安宁权”入法,不仅关系到判定相关事件是非曲直时是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能促进公共空间中个人行为边界的确定。这一方面是明确哪些行为会触碰法律红线;另一方面则是呼吁建立更合理的行为规范。比如,一边是商家宣介商品的合理需求,一边是维护私人生活安宁的合法权益,两种诉求或可带来不同权利间的矛盾。我们每个人在捍卫权利的同时,也要敬畏和尊重各自的边界;在对他人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得严于律己,时刻查看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干扰。

事实上,热议“安宁权”本身就折射出人们的需求。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的延长线,最终相交于人们的内心。相比法律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权利的规定,“安宁权”更多着眼于人的精神层面。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在与邻居、同事乃至陌生人的接触中,能否获得不被打扰的私人生活?答案并非是可有可无。尤其当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安宁愈发成为一种心灵的刚需。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普及,人脸识别、AI等新场景也引发了新的讨论。未来,“安宁权”的适用场景还将进一步扩大,侵权主体和侵权方式或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为法律制度进一步细化、调整提供了空间。世上或许不存在绝对的安宁,但我们可以期待,法律不断织密私人空间的防护网,线上线下的多重生活环境将更加安全、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