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普法宣传 做好文物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2018-10-25 09:36:04 作者:宝安日报 来源:宝安日报 浏览次数:
区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视察西乡街道王大中丞祠。
宝安日报讯(记者 王悦 通讯员 向侨 文/图)10月22日,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西乡街道开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工作,实地视察固戍文昌阁、佐文姜公祠、铁仔山古墓群、北帝古庙、王大中丞祠、绮云书室,并召开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红瑛参加活动。
今年9月至12月,区人大常委在全区开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工作,对宝安区10个街道逐一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视察,全面地掌握当前辖区执行《文物保护法》的基本情况,推动进一步依法做好全区文物保护工作。
执法检查组此次视察的文物点均为西乡街道重要的古代文化象征。其中,铁仔山古墓群被称为国内规模最大、横跨历史朝代最多、埋葬最为密集的古代墓葬群,被列为2000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北帝古庙始建于明代,在此举办的“三月三”庙会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大中丞祠是为纪念清朝初年广东巡抚王来任所建;绮云书室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家书室建筑,有“深圳的陈家祠”之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乡街道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介绍,西乡历史根脉深远,文化底蕴丰厚,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西乡街道把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文化的重要举措,建立了街道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的长效机制,将文物安全巡查纳入街道网格巡查体系,形成了街道、社区两级文物保护网络,有效确保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同时,西乡街道正在加强重点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提升工程,编印了《西乡街道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全面排查辖区不可移动文物点消防安全隐患,杜绝文物安全事故发生。接下来,该街道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台账建设,加强文物保护义工队伍建设,利用好现有优秀传统文化平台,利用多媒体多形式加强文物普法宣传,营造文物保护人人有责、文物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环境。
会上,区人大代表和基层代表们围绕《文物保护法》宣传、文物保护体系、现有文物保护和利用、文物保护经费等方面,提出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和现有文物宣传力度、加大文物保护的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文物资源、建立郑毓秀纪念馆、调动社区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等意见和建议。
刘红瑛充分肯定了西乡街道的文物保护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现有文物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刘红瑛要求,要由区文体旅游局牵头,征集、梳理铁仔山古墓群考古资料,争取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充分拓展和挖掘绮云书室的阅读、教育功能,让书室有书、有人读书,打造成辖区的文化教育基地;要做好王大中丞祠的修复工作,利用科技手段优化讲解内容;要继续发挥北帝古庙的文化平台作用,并调动西乡街道各社区参与文化保护行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宗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