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地方动态 >厅局工作 > 正文

楚雄市:“12345”,构筑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防线

发布时间:2015-10-28 14:37:23 作者:陈俊旭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楚雄市:“12345”,构筑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防线


  近年来,楚雄市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采取“12345”的工作举措,整合社会资源,构筑起一条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防线。

坚持一条主线。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主线,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

  打造两个基地。投资450万元,建成楚雄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普法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2011年9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至今,共接待学生、家长和其它团体共计151156人次。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投资30万元,建设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基地,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微视频、模拟软件、3D全景展示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现代传媒形式,集中对全市青少年开展常见毒品和毒品危害知识、禁毒历史知识、拒毒防毒知识等禁毒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危害,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

  覆盖三个领域。在学校,以德育工作为主线,实行“321131”的工作方法,抓好学校重点青少年矫正转化预防犯罪工作。即对每一名重点问题学生实现校领导、德育导师(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或特长教师)、班主任3级教师帮教;每学期2次家访、1次交心谈心、1份帮教计划、3次思想汇报、学期末1份心得体会。在社区,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居民小组长、楼长、特殊人群管理员四级管理主体,采取预防帮教、青少年特长学习班、网吧义务监督、义务家教、就业创业、关爱工程等工作手段对一般青少年、弱势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轻微罪错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分类建档进行管理。在乡镇,成立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制定帮教方案,组建由政法专业力量和团委干部、学校教师相结合的帮教团体,对重点青少年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教,对已转化的重点青少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的回访帮教,年终形成一份有质量的工作调研报告。

  组建四支队伍。整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专业工作力量,组建一支46人的专业化帮教队伍,对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教转化工作;建立专兼职专业化社工队伍,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技能,开展社工队伍进学校、进社区、进监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在全市中小学组建41人的法治副校长队伍,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水平,促进 “平安校园”创建;聘请61名“五老”网吧监督员,加强对网吧的监督,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建立五项机制。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部署阶段性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每月上报一次工作情况及动态数据到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保密工作机制,对涉及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数据、报表、姓名、学校等敏感内容予以保密;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成立志愿者中心,制定志愿者管理办法和服务职责内容;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