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教育局打造阳光校园彰显教育特色
发布时间:2018-05-18 09:13:06 作者:淮北市相山区教育局 来源:淮北市相山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老师,早上好!”“Good morning teacher!”清澈的话语、明媚的微笑,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老师和学生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和发扬。此时此刻,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沉寂的校园又恢复了白天的生机,而这只是相山区教育局打造阳光校园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区教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名校创建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力求通过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打造“阳光”校园文化,提供健康、快乐、温馨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塑造阳光教师
教书树人,须得先立身正己。三尺讲台上挥舞的教鞭,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下的“第一道关口”。德国教育家雅斯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生命激励生命,让生命成长感受阳光、感受幸福的过程。
一直以来,区教育局努力建设阳光教师队伍,不断地发现、培养、使用和树立一大批优秀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坚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规模培训现有教师,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先进发达地区交流学习,形成了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公共科目培训、转岗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按照“加强校干队伍的能力建设,建立一支教育专家型校干队伍”和“名校名园带动”的干部培养任用思路,采取校长交流、改任等措施,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教研能力、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
多年来,区教育局积极开展联片教研工作探索,在全区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采取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反复交流研讨的模式,打磨精品课堂,打造教研团队,在全区学校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城乡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共同提升。
打造阳光文化
校园是育人的场所,除了优美的环境以外,也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走进古城路小学,“书香奠基人生”的标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长廊、《春晓》《咏柳》等古诗词长廊……这些阳光灿烂的文化宣传不仅增添了校园的文明气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古城路小学把学校图书室内的书拿出一部分,放在南教学楼五楼的走廊里建成“红领巾长廊书吧”,全开放式地让学生尽情地借书、看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知行懂礼,是一种责任。多年来,古城路小学、长山路小学、淮海路小学等一批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逐步形成各自特色,校园内开放式读书角成为相山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翠峰路小学“悠悠民族情,恋恋中国风”主题活动,让学生们领略了青花瓷的清秀典雅,感受剪纸艺术这一中国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第二实验小学长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抓好经典诵读教育、传统节日教育、多元化艺术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经典传统文化品牌;长山路小学等多所学校结合实际,创新编印国学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引来周边地市兄弟单位观摩学习。
此外,区教育局在全区37所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并定期进行展演,多所学校在省、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多次获奖。“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和“戏曲文化进校园”的“三进”活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培育阳光学生
提到淮纺路小学clever跳绳队,大家一定会想到那几位在比利时第十一届国际交互绳大赛中技压群雄,荣获速度赛和表演赛双冠军的孩子,他们用两根绳在国际大赛中展示了淮北小学生的阳光和活力。按照相山区教育局“一校一品,特色立校”的要求,淮纺路小学确立了体艺“2+1”(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的办学思路。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悦耳动听的下课音乐响起,淮纺路校1800余名学生按照“快、静、齐”的要求有序走到运动场上。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在“希望风帆”广播体操、环保健美操、花样跳绳、打腰鼓、花环操、竹竿舞、抖空竹、踢毽子等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锻炼展示,突破了传统、单一的课间操活动形式。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您在线后稍等!”在我市淮海路主要交通路口,市民们会经常看到淮海路小学“小天鹅”志愿服务队的小小志愿者们在协助交警开展秩序维护、帮助老人过马路、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区教育局建立了“童心拉手”小志愿者服务队伍,六支志愿服务分队700余名红领巾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他们本着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宗旨,组织开展了小志愿者走进市社会福利院、市语言训练中心,和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一起奉献爱心,走进我市主次干道、广场等区域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扫捡拾垃圾杂物、清理乱贴乱画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人均年志愿服务300小时,近100人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也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区教育局始终把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旋律,采取多项措施,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劲吹文明和谐之风。在第三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125名学生获评区级“美德少年”,19名学生获评市级“美德少年”,青阳小学梁作友同学荣获安徽省第二届美德少年称号。
阳光教师为人师表,阳光课堂绩效突出,阳光体育生龙活虎,阳光文化底蕴充足,阳光少年身心健康。区教育局阳光校园为教师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空间,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阳光”为核心的和谐文化彰显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特色。(俞晓萌 特约通讯员:王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