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 《宪法》在我心中
发布时间:2020-08-27 16:09:55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来源:上海市教委 浏览次数:
为增强学生学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在暑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2020年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
假期中,同学们登录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进行课程学习以及课后练习,最后完成综合评价。我校三个年级学生(包括2020级新生)截至2020年8月25日完成率达81%,其他同学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强学习中,部分同学在综合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本次线上《宪法》知识的学习,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感悟吧!
高一年级
陈育舟 (1)班
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基本权利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感悟:
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普法的重要意义。法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普法学法,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认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
我发现了在法律知识学习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重要的、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还没有了解透彻,对此要不断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总之,我们应该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丛昱婷 (2)班
列宁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在完成这次学习前,我对《宪法》的印象只是粗浅地停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现在,通过六个主题的学习,我对宪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了解了国家拥有宪法的作用与好处,以及推进我国合宪法审查的方法。与此同时,课程中运用了很多真实的案例,用最简洁生动的语言让我明白了作为公民我们应尽的义务与享受的权利。
总之,很庆幸遇到这样的课程,我受益匪浅。
潘逸凡 (3)班
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课程,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知识,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公民基本权利及义务等。
我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其中宪法是国家的身份证,确立国家核心价值观及性质,保障人民权利,限制并保障国家权力。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由于它们是由宪法规定的,所以也被称为“宪法义务”。
通过这次法律学习,我对我国基本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初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对于我国基本法的基本了解,使我们的法律意识更加完善,知法,懂法,守法。希望可以充分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
张婧怡 (4)班
在这个暑假里,我对宪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有了深刻的认识——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生存的基础。
宪法有确认的功能。它确认了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制度,宪法确认并赋予了中国公民与之相对应的权力。
宪法有保障的功能。宪法明确的规定界限,铁面无私,不会因为利益等物质问题而偏向于谁。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保障着公民的权利。
宪法具有限制的功能。它同时界定了国家与公民的行使权力的范围。宪法限制的国家的权力,也保障了国家行使权力的合理性。
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宪法平衡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的权利与发展。宪法保障了我们的权利与平衡性。
高二年级
徐文杰 (1)班
宪法,作为我国最大的母法,其神圣性不用多述,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得以使我国可以更加稳定与安宁。宪法可以说是为维持我们国家秩序以及达成美好富饶生活目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马丁·路德金曾说“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而在这次的学习宪法的活动感悟中,让我对于我们国家的宪法法律乃至社会的法治体系越发了解。
人民是我国的基石,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而平等则是社会注意法律的基本属性。在宪法中说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民主、平等的体现,更是表明了我国对于人民的、人权的高度重视。
在前段时间我国内部发生多起凶杀案,而在近期又有多名高层官员因贪污贿赂而被抓获,这些种种丑闻无疑不表明着人们对于我国法律的不重视与不了解。作为一名高中生,一位普通的社会公民,在这个法治的时代,我们应做好自己,传递着宪法法治之风气,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张越群 (2)班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我们还未真正地融入社会,我们对于宪法的感受并不深。即便如此,我们也一样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不然,一旦失去了年龄的限制,麻烦可能就找上门了。
宪法是一层保护膜。当你购买商品买到不合格的商品之时,当你遇到有人威胁到你的人生安全之时,他会站在你身边,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你的利益,尽全力保护你。
宪法同时也是一张铁丝网。当你内心的欲望逐渐膨胀,以至于要通过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方法来壮大自己之时,他还牢牢地锁住你,约束你的行为。
宪法是铁面无私的。即使你身居高位,一旦你触碰到他,他会毫不犹豫地对你进行约束。即使你处在于社会的底层,他也会释放出自己的光辉来保护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张畅(3)班
学习宪法,不仅是对于我国根本大法的知识普及,也是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我国针对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的完善以及取得的成就。我国能够以现在的速度稳步高速发展,离不开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运作方式,以及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根基立足于每一位人民的拥护,深入人心。学习宪法,就是助力宪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为中国指引前进方向,为新时代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李晟(4)班
在这“学宪法 讲宪法”的活动中,我对“宪法是党的领导的主心骨”、“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宪法的核心精神”、“法治的内涵和原则”、“律师制度”六个板块展开了学习活动。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每一位公民的必修内容。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学习宪法是我们学习国家法律和政治体系的一块敲门砖。对于即将年满18岁并走向相对独立的我们来说,了解并学习国家法律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这次学习宪法的活动与我们学校中的思想政治课无间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我们对政治课上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高三年级
翁佳妮(1)班
这次“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给我了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时代发展,世俗中暗流涌动,当代青少年容易冲动,特别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容易失去理智,导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需要对其进行正面的普法教育,正确引导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阶段中,加强普法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势必要冲在一线,做好榜样。而这次活动,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证明。我们应牢记其中的经验,让自己的青春花季在美好阳光下度过。
许晓峰 (2)班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8年习总书记当着全国人民对宪法宣誓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个暑假,我们学习了宪法知识,知道了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了学习,我明白了: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必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者缺一不可。同时,依法治国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的依法治国。另外,依法治国其首要就是以宪法治国。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社会,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个人,法治保护自身,实现自身的重要途径。
黄沛均 (3)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振兴中华首先要求我们尊法、守法、学法和用法,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法,大到宪法,小到校纪校规。都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走进校园就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学习生活中,平等待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一名优秀中学生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宪法和法律,同时,我们还要弘扬宪法精神,在一个充满宪法精神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於欧梵 (4)班
这次学习宪法的活动是同学们了解宪法知识的一次好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因为宪法,我们国家的权利属于最广大的人民,这盛世如人民所愿;因为有宪法,五十六个民族一律平等,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因为有宪法,我们才能人人自由而被尊重,幸福而和谐的生活。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作为社会的公民,我们都要遵纪守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培养其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平安、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