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园

首页 > 学生乐园  >  法眼看世界

汉代“循吏”的法律观及其实践

       “循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奉公守法、清正廉明、推行教化的地方官。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循吏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奉法循理之吏”。班固在《汉书》中沿袭了《史记》的体例,作《循吏传》,从此循吏便成为...

吴讷履方居约

       吴讷,字敏德,明代监察御史,人品刚直公正,从政廉洁自持,颇有美誉。明代名臣魏骥曾这样评价吴讷:“公为人端重纯明,履方居约,不以穷达易所守。”履,即实践;方,乃方正之道;居,即怀着;约,乃俭朴简约。履方居约,就是说吴讷践行方正廉洁之道,葆有...

贞观之治与《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在贞观初年下令编纂的一部典籍,汇集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是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精华《群书治要》是魏征等社稷之臣从唐前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精选的六十六...

阿云之狱的真相与影响

       阿云之狱是宋神宗熙宁初年发生的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起著名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围绕“谋杀已伤”是否适用自首减刑的问题,在朝廷官员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是以君主敕令取代了法律规定,成为后来王安石推行变法改革的前奏曲...

于家村的“村规民约”

       “于家村”之所以蜚声海内,是因为该村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都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后代。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役”中兵败被俘,是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并亲自指挥了“北京保卫战”,逼使蒙古瓦剌军队送还了英宗等俘虏。但英宗回到京城后,却发动“东门之变...

古代的新年普法

       新年宣讲法律,普及法律知识,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这一传统据说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尚书·夏书》的《胤征》记载:“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遒人是上古时期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传达法令的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