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园

首页> 学生乐园  >  法律小常识 > 正文

罪刑法定

发布时间:2017-08-07 11:23:59 作者:杨雨晨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罪刑法定原则,也称为罪刑法定主义,意思是犯罪与刑罚的定义、种类等都必须由刑法明确加以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官在审判时,必须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而不是以判例和风俗习惯作为依据定罪量刑,并且,他也没有权力创造法律没有规定的罪名和刑罚,这样一来,法律就可以保障公民正当的行为不会受到额外的刑事处罚,公民行为的自由性因此得到了保障。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中,并不存在罪刑法定这一原则,君主可以任意给人定罪处刑,这便造成了许多冤案和悲剧的发生。例如宋代名将岳飞,便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逮捕、处死。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水平的提高,许多国家纷纷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我国亦不例外。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定罪的法定,二是量刑的法定。

我国《刑法》在总则第二章中规定了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要件等内容,明确了罪与非罪的区别。而《刑法》分则中的各章节则详细地描述了每种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这不仅是公民守法的依据,也是司法机关进行裁决的法律依据。同时,在《刑法》分则的各个具体罪名中,对量刑的方法、幅度都作出了规定,给具体的犯罪事实应该适用怎样的刑罚提供了法律标准。

罪刑法定,使得刑事处罚有了确定性,体现了对公民人权、自由的充分保障,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小贴士

判例,是指法院先前的某一判决具有法律的效力,从而成为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依据。判例是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之一。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是当代世界的主要法律体系。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则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

我国的法系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比较接近于大陆法系。

(本文刊载于《青少年法治教育》杂志中学版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