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园

首页> 学生乐园  >  一家之言 > 正文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20 23:05:14 作者:田维富 来源:青少年法治教育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法治素养的历史使命,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教育主管部门要开展法治监督考评活动,学校必须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普法优势,落实“依法治校”工作校际交流。

关键词:法治宣传教育;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社会;法治精神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突出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使法律规则、原则和概念从国家的外在宣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行为动机;从客观的行为标准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模式,使立法精神和价值导向获得公众的认同”[1]。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全体人民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共同开创法治中国的新境界。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强调制度的约束,忽略意识形态的引导,立法热情高涨,而淡化法治教育中意识形态的引导, 淡化对公民法律思想观念的改造[2]。

就教学一线来讲,高中课程注重法律知识的灌输,忽略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在实施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互动,重传授轻启发,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高中法治教育的内容相对滞后和形式单一,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落实法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其他学科涉及较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研究者靳玉军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法律、人权、民主等主题,而法律、人权、民主等观念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法治教育包含法律教育,但更加重视蕴含在法律体系中的价值的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内容不系统、保障条件不充分等问题”[3]。

中学法治教育的模式与质量,直接关系着青少年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青少年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切实加强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重视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形成,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确保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常抓不懈。

为促进法律知识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确保法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案,走进学生的头脑,我县大力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并探索中小学法治教育进课堂的对策,不断开创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引领,一个充满生机的法治时代向我们扑面而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就“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一系列重大新举措,为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可见,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来推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扎实推进,措施有力,基础扎实,法治宣传氛围浓厚,法治文化丰富多彩。比如,《着力推进新形势下行政应诉工作》、县乡领导集中“大考”、法治保障绿色生态发展、渔门镇遵法评理会、新九乡人民政府与攀枝花学院共建基层法律服务教育实践基地、农民夜校法治微课堂、“法律七进”现场会、法治文艺汇演、禁毒话剧《远山的呼唤》、法治歌曲《微腐败 病虫害》《为公平正义护航》等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

然而,我县中小学校法治宣传教育专业师资不足、北部学校与南部学校法治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没有形成合力、“依法治校”资料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今后,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开展法治监督考评活动,规范“依法治校”常规工作。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确保法治教学计划、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六落实”。培育学生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养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习惯。

(二)学校必须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走好学校树立法治意识关键第一步,培养学校管理队伍的法治管理思维。在全体教师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中增加法治相关内容,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加强与县法制办、宣传部、法局等沟通协调,争取划拨一定的依法治校工作经费,建立依法治校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三)开展课题研究,为“依法治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促进法律知识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确保法治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案,走进学生头脑,可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四)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以政治课为法治教育主渠道,其他学科采用渗透式教学法,必须坚持“学生为本,法律至上,协力推动,务求实效”的教学理念。借助《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这个主阵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和法治教育。上好法治班会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行为表现、关注热点出发,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方式,开展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国防、消防等专题教育。结合盐边县北部禁毒形势,通俗地、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毒品的危害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拒绝毒品,珍惜生命。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或校园犯罪。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强化校园管理,增强学生防护能力。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与趣味形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遵守法律。学生应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因为,一个人拥有阳光心态,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拥有阳光心态的陪伴。

(六)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校园文化,净化精神家园。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融入法治元素。利用校园广播站,定期广播法治知识,进行法治宣传。谱写校园法治歌曲。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剪纸艺术比赛。开展宪法微视频拍摄比赛。开展年度“12.4法律进学校经验交流展”。编写校本法治教育读本,比如盐边县中学校编著的《尚法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计法治雕塑,建设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七)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普法优势,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充分运用一体机的强大功能,收看新闻联播,提升师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在校园网站、学校公众号上设置依法治校专栏,利用新媒体发布营造依法治校宣传学习材料,提高学生参与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积极性。

(八)落实“依法治校”工作校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建立“依法治校示范校”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宣传推广依法治校典型和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依法治校”工作既要自己总结经验,也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比如,市域内的攀枝花市二中、市建筑工程学校,县域内的盐边中学、红格初级中学、温泉小学,都值得学习、借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法治素养的历史使命,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坚信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加上学校各部门的严格管理,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全体师生的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够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师生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法治盐边,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把全县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全县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再上新台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让青少年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25.

[2]石雁.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 思想教育研究,2013,(2).

[3]靳玉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 教育研究,2015,(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本文刊载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第六期